ArcMap 中按中国边界设置栅格掩膜显示(不改变源数据)
本教程参考谢伟教学风格,适合只控制栅格在地图中的显示范围,不生成新数据,适用于地图展示、图幅输出等场景。
·
🌏 ArcMap:按中国边界设置栅格掩膜显示(中文系统环境教程)
本教程适用于中文界面 ArcMap 用户。目的是:在 ArcMap 中只显示中国范围内的全球栅格数据,不影响原始数据,用于制图展示。
教程遵循谢伟教学风格:结构清晰、操作直给、强调原理与实践结合。
🧰 一、准备数据
数据名称 | 类型 | 示例文件 |
---|---|---|
全球栅格数据 | 栅格图层(.tif) | global_ndvi.tif |
中国边界 | 矢量面状图层(.shp) | china_boundary.shp |
⚠️ 中国边界图层必须是**面状(Polygon)**类型,且已定义投影。
✅ 二、启用 Spatial Analyst 模块
路径如下:
菜单栏 → 自定义 → 扩展模块 → 勾选 “Spatial Analyst”
✅ 若不勾选该模块,掩膜设置不会生效,也无法使用“栅格计算器”等工具。
🧭 三、设置环境变量中的“掩膜”
此步骤设置全局环境变量中的“掩膜”图层,作用是让后续工具只在指定区域内进行计算或输出。
📌 路径:
菜单栏 → 地理处理 → 环境...
在弹出的【环境设置】窗口中,按以下步骤设置:
📍 一级目录:光栅分析
注意是“光栅分析”,不是“栅格分析”或其他译法(各版本略有差异)
📍 子项:掩膜
- 点击右侧文件夹按钮
- 选择
china_boundary.shp
作为掩膜图层
📍 可选设置:处理范围
- 同样在【环境设置】窗口中,找到 “处理范围” 一项
- 设置为:与图层
china_boundary.shp
相同
🔔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返回主界面
🧠 提醒:该设置是全局有效,会影响你接下来运行的所有空间分析工具。
⚠️ 四、重点提醒:设置掩膜后原始图层不会自动隐藏!
很多用户误以为设置“掩膜”后地图窗口就自动只显示中国区域。其实:
现象 | 实际解释 |
---|---|
仍然显示全球栅格 | 掩膜不会作用于图层显示 |
没有看到遮罩效果 | 掩膜只影响后续分析工具输出 |
图层没变化但工具输出变了 | 正常,说明掩膜设置是成功的 |
🧪 五、如何验证掩膜设置是否生效?(推荐测试方法)
🔧 使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快速测试
路径如下:
工具箱 → Spatial Analyst Tools → Map Algebra → 栅格计算器
📋 输入表达式:
"global_ndvi" * 1
替换
"global_ndvi"
为你的图层名。该表达式不会改变栅格值,但会按照你设置的“掩膜”只保留中国区域内的数据。
🖼️ 输出结果:
- 中国范围内保留原始像素值
- 非中国区域为 NoData(透明或空白)
这说明:“掩膜设置生效”✅!
✅ 六、推荐方法:使用“按掩膜提取”工具生成中国区域数据
如果你需要一个真正只包含中国区域的栅格图层,可以使用:
路径:
工具箱 → Spatial Analyst Tools → Extraction → 按掩膜提取
参数设置:
参数项 | 设置内容 |
---|---|
输入栅格 | global_ndvi.tif |
掩膜图层 | china_boundary.shp |
输出路径 | 自定义,如:ndvi_china.tif |
点击 “确定” 后,生成的新图层就是中国区域数据,其他区域为透明。
🎯 总结一句话:
✅ 设置掩膜 = 控制工具分析区域,必须配合“栅格计算器”或“按掩膜提取”等工具使用,不会自动影响图层显示!
🧠 附加建议
目的 | 推荐方法 |
---|---|
快速验证掩膜是否生效 | 栅格计算器乘以 1 |
持久保存掩膜区域数据 | 使用 “按掩膜提取” |
多次使用分析工具限制区域 | 提前设置好“环境中的掩膜” |
仅想地图窗口只显示中国 | 用中国边界图层手动遮罩,或输出掩膜结果 |

DAMO开发者矩阵,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起,致力于探讨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与应用成果,搭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链接,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型计算”构建开放共享的开发者生态。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