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经理,关注数据是一项基本工作。工作里常常会出现关注的指标或数据出现波动,或者在分析某个功能时发现难以理解的数据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去分析数据波动的原因,我往往会根据以下的思路去找问题:

1.确认数据源准确性

很多时候数据的问题仅仅是数据的问题。如果遇到一个数据波动或异常我们无法简单地分析出原因时,可能就要想想是不是数据源出了问题。数据源可能是我们的业务数据库,如商品价格、销售额这些数据;也可能来自用户行为,如用户的点击、浏览等事件,这些数据源都极有可能出现问题,例如业务数据库同步出现问题,用户行为的采集、上报不准确等等。有时候我们一股脑地从产品角度去分析,最后确实数据本身的问题,会做很多无用功。所以遇到一时间分析不出原因的问题,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数据源出现问题。这时候就得联系公司的数据产品经理、前后端行为上报方、大数据的研发确认。

2.维度下钻分析

要探索一个指标异常的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就是维度下钻。通过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力度的下钻,我们能够一步一步接近问题的本质。例如一个页面的UV占比不断的下跌,我们就可以从新/老用户、页面各个入口流量、页面各板块点击等维度下钻进行分析,定位问题。比如说我们通过新/老用户区分分析发现新用户进入该页面UV出现了显著下降,而老用户较为稳定,则可以猜测是新用户的引导方面出现了问题。

3.抓住重要节点

第三点其实也属于第二点的一种情况,是从时间的维度去分析问题。数据通常都是会在一个时间点开始发生变动,这时候我们就得去研究这个时间点发生了什么事,是上线了新版本,还是调整了数值,或者有什么活动开始了。

4.持续性缓慢变化

最难的一种数据问题是缓慢变化的数据,即数据没变化没有明显的时间节点。这种问题是最难定位的。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会考虑一些随着时间改变会逐渐优化/恶化的因素。例如我们公司有一次出现了一个指标长达3个月的缓慢小幅下降,大概每一周下降0.5个点,大家抓破脑袋研究很久以后,终于找到原因:我们使用了数美的一款异常用户拦截产品,这款产品自身会根据大数据不断优化,提高拦截准确性,拦截率会随时间缓慢提升,从而导致我们相关指标的不断下降。所以这种异常会跟一些会随时间缓慢变化的因素相关,例如推荐算法的不断学习,用户习惯的缓慢改变等等。

————————————————

更多产品经理成长日记,时间管理心得,读书笔记分享,外文博客翻译,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原住民的自修室」

Logo

DAMO开发者矩阵,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起,致力于探讨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与应用成果,搭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链接,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型计算”构建开放共享的开发者生态。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