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B 题 “网络切片无线资源管理方案设计” 思路分析
一、问题背景与核心目标
题目聚焦异构蜂窝网络(宏基站 + 微基站)中的网络切片资源管理,通过将物理网络划分为 URLLC(高可靠低时延)、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三类切片,实现资源的灵活分配以适配多样化业务需求。核心目标是在不同场景约束下(如资源总量、干扰、用户移动性等),优化资源分配策略,最大化用户服务质量(或平衡服务质量与能耗)。
二、分问题思路拆解
问题一:单微基站静态资源分配

  • 场景:1 个微基站(50 个资源块),用户单次任务到达,需分配资源给三类切片。
  • 核心约束:资源总量≤50,满足各类用户最小资源需求(如 URLLC 对时延 / 可靠性的高要求)。
  • 求解思路
  1. 定义用户服务质量评估模型:结合附录 3 的 QoS 指标,构建效用函数(如 URLLC 的效用关联时延与可靠性,eMBB 关联信道容量,mMTC 关联连接成功率)。
  2. 建立优化模型:以 “总效用最大化” 为目标,约束为资源总量与个体最小需求。
  3. 算法选择:采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处理整数规划问题,通过迭代求解资源分配的最优解,优先保障高优先级切片(如 URLLC)的需求。

问题二:动态资源调度

  • 场景:1000ms 内用户多次任务到达(含概率性到达),用户移动导致信道变化,需每 100ms 决策一次资源分配,兼顾排队队列任务。
  • 核心约束:资源动态调整需满足时延约束,避免队列积压,同时考虑资源分配的连续性(避免剧烈波动)。
  • 求解思路
  1. 构建任务队列动态模型:基于 “队列长度 = 上一时刻队列 + 新到达任务 - 完成任务” 的方程,跟踪任务积压情况。
  2. 引入滚动时域优化:预测未来任务到达量(基于历史数据),以 “未来一段时间内队列长度 + 资源成本” 最小化为目标,每次仅执行首个时刻的分配方案。
  3. 算法选择:采用遗传算法等启发式算法求解动态优化问题,平衡实时性(100ms 决策间隔)与优化性能。

问题三:多微基站干扰控制

  • 场景:多个微基站共享频谱,存在同频干扰,需同时优化资源分配与发射功率(功率范围 10-30dBm)。
  • 核心约束:单基站资源总量限制、干扰温度阈值(避免过度干扰)、资源块复用约束(近距离基站不可复用同资源块)。
  • 求解思路
  1. 建立干扰模型:基于附录 5 的信号干扰模型,计算基站间的干扰量(与发射功率、信道增益、资源复用系数相关)。
  2. 引入非合作博弈框架:将每个基站视为博弈方,以自身吞吐量为效用函数,通过迭代优化资源与功率,直至达到纳什均衡(各基站策略不再变化)。
  3. 功率控制:通过求效用函数对功率的偏导,确定最优功率与干扰的关系,在满足干扰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吞吐量。

问题四:异构网络接入决策

  • 场景:1 个宏基站(100 资源块,功率 10-40dBm)+ 多个微基站(50 资源块),宏基站与微基站频谱不重叠(无干扰),需决策用户接入宏基站还是微基站。
  • 核心约束:用户接入模式需平衡宏基站(覆盖广、资源多)与微基站(边缘覆盖增强)的优势,同时优化资源分配与功率。
  • 求解思路
  1. 接入决策模型:基于用户与基站的距离、信道质量、基站负载等,定义接入效用(如宏基站因资源充裕可赋予更高基础效用),用户选择效用最大的基站。
  2. 分层资源分配:宏基站与微基站分别根据覆盖用户的切片类型,分配资源块与功率(宏基站可优先服务对速率敏感的 eMBB 用户,微基站聚焦边缘的 mMTC 用户)。

问题五:能耗优化

  • 场景:在问题四的异构网络模型基础上,以 “能耗最低” 为目标,同时保障最大用户服务质量。
  • 核心约束:能耗与基站功率、资源利用率正相关(附录 6 的能耗模型),需在服务质量达标前提下降低功率。
  • 求解思路
  1. 建立能耗 - 服务质量平衡模型:将能耗定义为 “功率 × 资源利用率”,以问题四的最优服务质量为基准。
  2. 功率优化策略:在不影响用户 QoS(如时延、速率达标)的前提下,降低基站发射功率(如非高峰时段或信道条件好时),优先削减负载低的基站功率。

三、关键技术关联

  1. 网络切片特性:三类切片的差异化 QoS 需求是资源分配的核心依据(URLLC 需低时延高可靠,eMBB 需高速率,mMTC 需大规模连接)。
  2. 正交频分多址技术:资源块在时域(10ms)和频域(360kHz)的划分,为切片资源隔离与灵活分配提供技术基础。
  3. 动态决策机制:每 100ms 的决策间隔适配用户移动性与任务到达随机性,确保资源分配的实时性。

四、总结
题目从单基站静态分配到多基站动态干扰控制,再到异构网络与能耗优化,呈现 “场景复杂度递增、约束维度扩展” 的递进关系。核心是围绕 “资源 - 干扰 - 服务质量 - 能耗” 的平衡,结合切片特性选择适配的优化模型(如拉格朗日松弛、博弈论、动态规划等),最终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2025华数杯资料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iT1wy8VUT64Ia_phXXmA     提取码: cndr

Logo

DAMO开发者矩阵,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起,致力于探讨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与应用成果,搭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链接,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型计算”构建开放共享的开发者生态。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