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张宏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哈工大计算机学院.DO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哈工大计算机学院PAGE\* MERGEFORMAT 17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年6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说明一、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究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PAGE \* MERGEFORMAT 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4年6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说明
一、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究前沿,;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成果。
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培养年限
博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一般博士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三、研究方向
为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本学科研究方向设置注重前沿性、基础性和交叉性,研究方向相对稳定。计算机学院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11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高可信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2)移动计算与嵌入式计算
(3)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4)计算理论
(5)海量数据计算 (6)服务计算
(7)生物计算与生物信息学 (8)智能人机交互与数字媒体技术
(9)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10)自然语言计算与中文信息处理
(11)社会计算
四、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为有利于在博士生培养中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名单应在学院备案。
五、课程设置
博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4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0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六、学分分配
1.公共课程(4学分)
(1)政治理论课 32学时2学分
(2)博士生外语课(可以有条件免修) 64学时2学分
2.学科学位课程 (不少于2学分)
计算理论/数理统计/矩阵分析/现代数学基础/模糊数学/最优化方法 6选1
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硕)
机器学习(硕)
3.选修课程 (不少于4学分)
(1)移动计算理论 (2)可信计算理论
(3)普适计算与移动计算(硕) (4)数据库系统原理(硕)
(5)计算生物学(硕) (6)软件体系结构(含软件设计模式)(硕)
(7)视频编码与传输(硕) (8)自然语言处理(硕)
(9)分布式信息处理 (10)先进模式识别技术
(11)语音信号处理 (12)多媒体技术(硕)
(13)网络与信息安全 (14)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15)应用与量子密码学(硕) (16)网络行为学
(17)多媒体安全(硕) (18)生物特征识别
(19)认知计算理论 (20)社会计算(硕)
(21)信息检索(硕)
4.必修环节(4学分)
(1)综合考评1学分
(2)开题报告1学分
(3)中期检查1学分
(4)学术活动1学分
(5)社会实践1学分
注:(1)-(3)为必选环节,(4)、(5)可任选一
注意关于博士课程:如若在硕士阶段修过博士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可以选修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其他重要学位课作为学位课,可以选修全校范围内开设的与学科有关的研究生课程作为选修课。
5.有关说明:
(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课为博士生必选课;博士生外语课由外国语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开设2-3门课程供博士生选修,博士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考试成绩,申请免修1-2学分。
(2)学科学位课程:学院根据本学科博士生培养要求,提供若干门学科学位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科学位课程可以是专门为本学科博士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也可以是为本学科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开设的重要学位课。
(3)选修课程:学院根据本学科博士生培养要求,提供若干门选修课课程名单供学生选择,选修课程可以包含学科专门为博士生开设的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学科前沿

DAMO开发者矩阵,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起,致力于探讨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与应用成果,搭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链接,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型计算”构建开放共享的开发者生态。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