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博客介绍如何使用 STM32F103C8T6 通过 HC-06 蓝牙模块进行数据收发。

  • STM32 与 HC-06 的通信原理(UART 介绍、蓝牙协议等)
  • STM32F103C8T6 的串口配置(基于 HAL 库,代码示例、CubeMX 配置)
  • HC-06 配置(AT 指令详解)
  • 蓝牙数据收发的完整代码示例
  • 串口调试工具使用(如串口助手)
  • 可能的故障排查和优化方法

STM32 与 HC-06 的通信原理

UART 串口通信简介: STM32F103C8T6 等微控制器通常通过 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与外部设备通信。UART 使用一对收发引脚(TX 发送,RX 接收)以无需时钟的异步方式串行传输数据。通信双方需约定相同的波特率(baud rate)以及数据格式(如起止位、数据位和校验位)才能正常收发数据 (STM32 UART #1 || Configure UART & Transmit Data)。常见配置为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无校验位(即“8N1”帧格式),例如典型帧结构如 起始位 + 8数据位 + 停止位 (STM32 UART #1 || Configure UART & Transmit Data)。波特率决定传输速率,例如9600、115200等。在UART连接中,器件A的TX引脚需要接到器件B的RX引脚,RX引脚接到对方的TX(即交叉连接) (STM32 UART #1 || Configure UART & Transmit Data)。这一“交叉”原则同样适用于STM32与HC-06的连接:STM32的UART TX接HC-06模块的RXD引脚,STM32的RX接HC-06的TXD引脚。同时,双方必须共地(共享GND),以保证信号基准一致。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 如上图所示,HC-06 模块可以看作取代传统有线串口连接的无线桥梁。左侧设备发送的串口数据经HC-06模块无线传输,右侧设备HC-06模块接收后再从TXD引脚输出相同的数据。反方向的通信过程亦类似。

HC-06 蓝牙模块概述: HC-06是一款经典的蓝牙2.0串口模块,采用3.3V TTL电平,通过蓝牙**串行端口协议(SPP)**将串口数据透传。。HC-06模块默认工作模式为从机(Slave),只能被动等待其它主设备(如手机或电脑)连接配对。它的典型无线通信距离可达约10米,工作频段为2.4GHz ISM波段。HC-06常见封装板上通常引出4至6个引脚,其中主要的有VCC、GND、电源引脚,以及TXD、RXD串口引脚,部分板子还带有STATE指示引脚和KEY引脚等 ( Using the HC-06 Bluetooth Module | MCU on Eclipse )。下面图片显示了一款JY-MCU版HC-06模块底板的引脚标示:

(image) 典型HC-06模块(JY-MCU板)引脚:包括电源(VCC 3.6-6V输入,板上有3.3V稳压)、GND地、串口发送(TXD 3.3V电平)、串口接收(RXD 3.3V电平),以及KEY和STATE引脚(部分功能预留) ( Using the HC-06 Bluetooth Module | MCU on Eclipse )。实际使用时通常只需连接VCC、GND、TXD、RXD四个引脚。

在实际应用中,HC-06模块通过UART与STM32相连,同时通过蓝牙无线与另一端设备(如手机/电脑上的蓝牙适配器)通信,相当于建立了一条无线串口通道。当STM32通过UART将数据发给HC-06时,HC-06会将数据打包通过蓝牙发送出去;反之,HC-06接收到来自远端蓝牙设备的数据后,会从其TXD引脚将数据输出给STM32。HC-06模块上自带的LED指示灯可用于判断蓝牙状态:通常快速闪烁表示未配对连接,处于等待状态;当蓝牙连接成功并打开串口通道后,LED会变为常亮。因此,在连接HC-06时,我们需要按照上述原则完成硬件连接,并确保STM32串口配置与HC-06的串口参数匹配。

STM32F103C8T6 的串口配置(基于 HAL 库)

CubeMX 外设配置: 使用 STM32CubeMX 或 STM32CubeIDE 配置STM32F103C8T6的UART外设,可以大大简化初始化工作。首先,在CubeMX的引脚视图中启用USART功能:选择一个空闲的USART(如 USART1)并将其Mode设置为 Asynchronous(异步模式),这样只需使用TX和RX两条线 (STM32 UART #1 || Configure UART & Transmit Data)。接着在参数配置中设置通信参数:波特率根据HC-06默认值设为9600(如未修改HC-06配置),数据位选择8 Bits,停止位1 Stop Bit,校验None,硬件流控Hardware Flow Control设为None (STM32 UART #1 || Configure UART & Transmit Data)。确保USART的收发模式均启用(Mode: TX/RX),并在 NVIC 设置 中使能USART全局中断(如果打算使用中断收发) (STM32 Blue Pill UART Interrupt with CubeIDE and HAL Libraries)。此外,根据使用的时钟源设置正确的时钟树,使APB总线频率匹配所选波特率(CubeMX会自动计算波特率误差)。完成配置后生成代码,将会在项目中得到UART初始化函数和句柄结构。

引脚连接与时钟: STM32F103C8T6的USART1默认映射到PA9(TX)和PA10(RX)引脚(APB2总线),需保证在CubeMX中这两个引脚被配置为USART功能。另外打开对应GPIO时钟和USART时钟。在硬件上,将STM32的PA9引脚连接到HC-06的RXD引脚,将PA10连接到HC-06的TXD引脚(即TX连RX,RX连TX的交叉连接原则)。同时将HC-06的VCC接STM32板上的3.3V电源(或5V取决于模块板上是否有LDO),GND接地。由于HC-06的串口电平为3.3V,STM32F103的IO也是3.3V逻辑,因此二者电平匹配。如果使用5V系统,需特别注意:模块电源必须降至3.3V,且HC-06的RXD引脚最好串联一个电阻(220Ω~1kΩ)与5V MCU的TX相连,以限流降压,避免电平不兼容。下图展示了3.3V系统中MCU与HC-06的典型连接关系: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 STM32 MCU 与 HC-06 模块的连接示意:MCU的UART TX经交叉接入HC-06的RXD,UART RX接HC-06的TXD,引脚共地,模块供电使用3.3V。

HAL 初始化代码示例: CubeMX生成的代码通常会在usart.c中提供类似如下的初始化函数(以USART1为例):

UART_HandleTypeDef huart1;

void MX_USART1_UART_Init(void)
{
    huart1.Instance = USART1;                          
    huart1.Init.BaudRate = 9600;                       // 波特率匹配HC-06
    huart1.Init.WordLength = UART_WORDLENGTH_8B;       // 8位数据位
    huart1.Init.StopBits = UART_STOPBITS_1;            // 1个停止位
    huart1.Init.Parity = UART_PARITY_NONE;             // 无奇偶校验
    huart1.Init.Mode = UART_MODE_TX_RX;                // 收发模式均开启
    huart1.Init.HwFlowCtl = UART_HWCONTROL_NONE;       // 无硬件流控
    huart1.Init.OverSampling = UART_OVERSAMPLING_16;   // 16倍过采样
    if (HAL_UART_Init(&huart1) != HAL_OK)
    {
        Error_Handler(); 
    }
}

上述代码配置USART1使用9600波特率8N1格式、无流控,并启用了发送接收模式。 (STM32 UART #1 || Configure UART & Transmit Data)在HAL_UART_Init内部会执行GPIO模式配置(PA9为复用推挽输出,PA10为浮空输入)和UART外设寄存器配置等底层初始化,确保硬件串口准备就绪。调用该初始化函数后,还需要根据收发需求选择使用中断或轮询模式进行数据收发。

中断与DMA可选配置: 如果希望串口接收不阻塞主循环,可以使用中断或DMA。通过调用 HAL_UART_Receive_IT() 注册一个接收中断,可以让HAL库在后台接收数据,接收完成后触发回调 (STM32 Blue Pill UART Interrupt with CubeIDE and HAL Libraries)。使用CubeMX时,在USART配置中勾选“Use Interrupt”或启用DMA接收,并生成相应代码。在NVIC设置中使能USART中断后,HAL库会在接收到设定长度的数据后调用 HAL_UART_RxCpltCallback() 回调函数 (STM32 Blue Pill UART Interrupt with CubeIDE and HAL Libraries)。我们可以在该回调中处理收到的数据或实现循环接收(见后续代码示例)。DMA方式也类似,可以实现更高吞吐量的数据收发,适用于大量连续数据场景。

HC-06 配置(AT 指令详解)

在将HC-06用于数据透明传输之前,可能需要对其进行一些参数配置,例如修改蓝牙名称、波特率或配对密码等。这些配置通过 AT指令 完成。需要注意的是,HC-06进入AT指令模式的方式与HC-05有所不同:HC-06模块在未连接蓝牙设备时即可直接接受AT指令,不需要像HC-05那样拉高KEY引脚或按下按钮进入AT模式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也就是说,只要HC-06处于断开状态(LED快速闪烁),我们就可以以默认波特率(出厂默认9600)向模块发送AT指令进行配置。AT指令一般由PC通过串口发送给模块,常用工具包括USB转TTL串口模块+串口调试助手;如果手头没有USB转TTL,也可以利用STM32本身转发串口的方式来发送AT指令(例如STM32通过一个UART连接电脑,另一UART连接HC-06,在程序中实现转发)。

发送AT指令时,HC-06模块不需要在指令结尾附加回车换行(CR/LF)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与HC-05不同,HC-05要求每条AT指令以\r\n结束)。例如,在串口调试助手中直接发送字符串AT即可,无需勾选“发送新行”。每条指令发送后,模块会以OK或其它特定格式响应。下面列出HC-06常用的AT指令及其功能:

  • 测试通信: 输入AT,模块返回OK,用于检测模块是否处于AT模式并工作正常。若无响应,需检查波特率或模块连接状态。

  • 查询/修改名称: AT+NAME 用于查询当前设备名称; AT+NAME<新的名称> 修改模块名称。例如发送 AT+NAMEHC06 将模块蓝牙名称改为“HC06”,成功后模块返回OK并保存新名称。**注意:**名称最长支持20字符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

  • 查询/修改波特率: AT+UART 可查询当前串口波特率(部分HC-06固件不支持该命令,仅能修改);AT+BAUDx 用于设置波特率,其中x是波特率编号。常见编号及对应波特率如下:

    1 – 1200bps  
    2 – 2400bps  
    3 – 4800bps  
    4 – 9600bps   (缺省默认值)  
    5 – 19200bps  
    6 – 38400bps  
    7 – 57600bps  
    8 – 115200bps  
    9 – 230400bps  
    A – 460800bps  
    B – 921600bps  
    C – 1382400bps  
    

    例如发送 AT+BAUD8,模块会返回OK115200(或+BAUD=8),随后模块波特率被设置为115200。**注意:**通常不建议将HC-06波特率设置高于115200,因为过高的波特率在空中传输可能不稳定,容易受干扰导致通信错误。如果必须使用更高波特率,需要在STM32端也修改为相应波特率,并且可能无法通过PC串口助手直接通信,需通过编程方式发送AT指令将其改回较低波特率。

  • 查询/修改配对密码: AT+PINxxxx 用于设置蓝牙配对密码(PIN码),其中xxxx为4位新密码。发送该指令后返回OKsetPIN+PIN=xxxx表示修改成功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例如发送 AT+PIN8888 将密码改为“8888”,模块返回+PIN=8888确认设置。HC-06出厂默认密码为1234

  • 修改主从角色(如支持): 部分HC-06固件支持角色切换命令,如 AT+ROLE=0 设置为从机、AT+ROLE=1 设置为主机。HC-06大多数版本默认为从机且只能作为从机使用,如需模块间互联可购置主从一体版本或改用HC-05。

  • 其它指令: AT+VERSION 查询固件版本,AT+ADDR 查询蓝牙地址,AT+ORGL 恢复出厂设置,AT+RESET 重启模块并退出AT模式。其中恢复出厂设置和重启操作在更改参数混乱或遗忘密码时很有用。

完成设置后,重新上电或发送AT+RESET重启模块,使其进入正常工作模式。修改的名称、波特率、密码等参数会掉电保存,日后模块将按新配置工作,无需每次上电都重新设置。例如,将波特率改为115200后,以后STM32的UART也需配置为115200才能正常通信。

小提示: 在使用AT指令配置模块时,若发现模块没有响应,请确认以下几点:1)HC-06未与任何设备配对连接(指示灯应为快闪);2)串口波特率设置正确(若模块波特率被改动过,需要用改后的波特率通信);3)发送格式正确(HC-06指令末尾不需要回车换行)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4)KEY引脚不需要特殊处理(大多数HC-06板上的KEY引脚悬空或未用)。如果仍无回应,可以尝试断电重启模块或将TXD、RXD对调检查连接是否正确。完成AT配置后,拔掉USB-TTL等调试连接,再将HC-06正式连接STM32的UART进行后续的数据透传实验。

蓝牙数据收发的完整代码示例

下面给出基于 STM32 HAL 库的完整示例代码,演示通过HC-06模块进行蓝牙数据的收发。该示例使用USART1串口(PA9/PA10)与HC-06相连,配置波特率9600,并采用中断方式接收数据。当STM32收到数据后,将其原样回传(Echo)给发送端;同时STM32每隔一秒主动发送一条消息。如此一来,用户可以在手机或PC端蓝牙串口工具上看到周期性消息,以及发送任意字符后STM32回显的结果。

首先是主要的头文件和全局变量定义:

/* 包含HAL库及UART句柄声明 */
#include "main.h"
#include "usart.h"
#include <string.h>

uint8_t rxByte;              // 接收缓冲区(单字节)
char txMsg[] = "Hello STM32!\r\n";  // 要发送的测试字符串

main() 函数中完成初始化并启动UART中断接收:

HAL_Init();
SystemClock_Config();
MX_USART1_UART_Init();
/* 开启UART接收中断,每次接收1字节数据 */
HAL_UART_Receive_IT(&huart1, &rxByte, 1);

/* 主循环:周期性发送消息 */
while (1)
{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txMsg, strlen(txMsg), HAL_MAX_DELAY);
    HAL_Delay(1000);  // 间隔1秒
}

以上主循环中,使用 HAL_UART_Transmit 函数发送字符串 txMsg 到串口(即HC-06模块),然后延时1秒。HAL_UART_Transmit 是阻塞式调用,在指定超时时间内将数据发出。 (STM32 Blue Pill UART Interrupt with CubeIDE and HAL Libraries)因为这里只发送较短的字符串,阻塞方式足够满足需求。如果发送较长数据或希望不阻塞主线程,可使用中断或DMA方式发送。

关键的接收部分通过开启中断实现。上面的 HAL_UART_Receive_IT(&huart1, &rxByte, 1) 调用使能了USART1接收1字节数据的中断 (STM32 Blue Pill UART Interrupt with CubeIDE and HAL Libraries)。当HC-06收到远端数据并通过UART发送给STM32时,一旦有1字节到达USART1的数据寄存器,HAL库将自动调用回调函数 HAL_UART_RxCpltCallback()。我们需要重载该回调以处理接收到的字节,例如将其回显并继续开启下一次中断接收:

void HAL_UART_RxCpltCallback(UART_HandleTypeDef *huart)
{
    if (huart->Instance == USART1)  // 判断是否USART1触发
    {
        /* 将接收到的字节直接发送回去(回显) */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rxByte, 1, HAL_MAX_DELAY);
        /* 重新启动下一次中断接收 */
        HAL_UART_Receive_IT(&huart1, &rxByte, 1);
    }
}

在此回调中,我们首先确认中断来源是USART1,然后调用 HAL_UART_TransmitrxByte 中的数据发回发送端。紧接着再次调用 HAL_UART_Receive_IT 准备接收下一字节数据。如此循环,STM32即可持续不断地接收并处理来自蓝牙串口的数据。注意:在回调中使用 HAL_UART_Transmit 发送数据时,尽量避免过长的阻塞发送,以免占用过多中断处理时间;本例发送1字节属于快速操作。而HAL_UART_Receive_IT的重复调用则保证了串口中断持续工作,实现连续接收每个字节的数据流。

在配置和代码都正确的情况下,编译下载程序到STM32F103C8T6后,模块上电即可开始工作。未连接蓝牙时,HC-06将持续快速闪烁,此时STM32端反复发送的消息将不会有接收方;一旦手机或PC通过蓝牙连接到HC-06,LED变为常亮,蓝牙串口通道建立。此时远端每收到STM32发送的 "Hello STM32!" 字符串,即表示从STM32成功收到了数据;而当远端向STM32发送字符时,STM32会进入接收中断并通过回调将字符回传,因此远端会看到自己发出的字符被原样返回。

如果不使用中断,另一种简单方式是在主循环中定期调用 HAL_UART_Receive 读取数据,但需要注意此函数为阻塞模式,会等待接收到指定长度的数据或超时才返回,不太适合持续不定长接收。此外还可以使用 HAL_UART_Receive_DMA 配合DMA和环形缓冲区实现高效接收,根据需要选择即可。

串口调试工具的使用(测试 STM32 与 HC-06 数据收发)

在完成上述软硬件配置后,我们需要借助串口调试工具来验证STM32与HC-06之间的通信。测试环境可以是带有蓝牙功能的电脑,或安卓智能手机等。这里介绍两种常见测试方法:

  • 使用PC进行测试: 确保电脑具有蓝牙适配器(笔记本大多自带,台式机可使用USB蓝牙适配器)。先通过电脑的蓝牙管理界面搜索附近设备,找到名为“HC-06”的设备并配对,输入PIN码(默认为1234,或使用AT指令修改后的密码)。配对成功后,HC-06将在电脑上形成一个虚拟串口(COM口)。记下该COM端口号,然后使用串口调试软件打开此端口(波特率设置为与STM32一致,例如9600)。常用的串口调试软件有SSCOM、SecureCRT、XCom等。在串口助手中打开连接后,就相当于通过蓝牙无线连接到了STM32的串口。此时您应该会看到STM32周期发送的欢迎消息,如“Hello STM32!”。您也可以在调试窗口输入字符并发送,STM32会通过HC-06接收并回显相同的字符。如果在PC端看到自己发送的字符被返回,以及收到STM32自动发送的消息,说明数据收发通路正常。

  • 使用手机进行测试: 大多数安卓手机内置蓝牙模块,可直接与HC-06通信(iOS设备由于不支持经典蓝牙SPP协议,无法与HC-06配对)。在安卓手机上,可安装专门的“蓝牙串口助手”App或类似的蓝牙终端工具。常见的应用如 “蓝牙调试助手”、“Serial Bluetooth Terminal”等。打开App后,搜索并选择HC-06进行配对(输入PIN码),连接成功后,在应用的终端界面即可收发数据。您会看到STM32发送的字符串出现在手机上,同样在手机端输入并发送数据,STM32将收到并通过程序回传,手机上可以看到自己发送的内容被Echo回来。安卓串口助手软件通常支持显示收到的数据、发送文本或十六进制数据等功能,方便调试通信。

串口助手使用技巧: 无论PC还是手机端,建议在串口工具中设置换行选项以便更好地查看分隔的消息。例如,可以选择每次发送末尾自动添加换行,以让接收到的多条消息各占一行。对于PC上的虚拟串口,如果无法连接,检查设备管理器中对应端口是否出现,以及其他程序是否占用了该端口。对于手机App,如果显示连接失败,尝试在系统蓝牙设置中取消配对后重新配对,或者确保没有其他设备同时连接该HC-06。

可能的故障排查和优化方法

在实践STM32+HC-06通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以下是故障排查和优化的一些建议:

  • 无法配对/连接: 如果手机或电脑搜索不到HC-06,首先确认HC-06已正确上电,指示灯在闪烁。若能搜索到但配对失败,检查PIN码是否正确(是否已修改过密码忘记了)。可以通过AT指令AT+PIN查询当前密码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如果是两块HC系列模块互连,确保其中一块设置为了主机(HC-06默认为从机,如需主机功能需要支持ROLE指令的固件)。此外,HC-06一次只能连接一个设备,确保未被其他已配对的设备占用连接。

  • AT 指令无响应: 确认模块处于未连接状态(进入AT模式),并使用正确的波特率和发送格式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有些串口调试工具默认会在发送结尾附加换行符,需要将其关闭(或换用不附加的发送方式)以适应HC-06指令格式。如果仍无回应,可尝试对HC-06断电再进AT模式,或者将KEY引脚拉高再上电试一下(尽管大多数HC-06不需要)。另外,HC-06的AT命令集相对精简,某些指令(比如ROLE)在老版本固件可能不支持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

  • 连接后收发数据乱码: 99%是由于串口波特率不匹配导致。例如HC-06默认9600,而STM32串口配置成了115200,或者反之模块被改了波特率而STM32端未相应修改。解决方法是确保HC-06和STM32以及调试端三者波特率一致。也要检查数据位和校验配置一致(一般都是8N1,无特殊修改不应不一致)。如果波特率正确但仍然乱码,可能是信号质量问题造成数据错误,可以尝试降低波特率或靠近接收设备以减少干扰。

  • 收不到数据或丢失数据: 如果STM32始终收不到来自HC-06的数据,检查STM32引脚连接是否正确(TX/RX是否交叉连接到模块RXD/TXD)。可以通过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观察HC-06 TXD引脚在发送时是否有波形输出。若使用中断接收,确认是否正确调用了HAL_UART_Receive_IT并且相应中断优先级配置无误;可以在回调中设置断点或灯闪烁以确认是否进入中断。丢数据的情况在使用不当时也可能发生,例如接收缓冲区太小导致溢出,或没有及时读取导致覆盖。对于持续高速收发数据,考虑使用DMA或更大的中断缓冲,或自行实现环形缓冲区来提高可靠性。

  • 通信中断/掉线: 当HC-06超出有效距离或受到干扰时,蓝牙连接可能中断。此时STM32端UART可能仍在等待数据而收不到,新发送的数据HC-06会缓存等待重传。当设备回到范围内或干扰消除后,通常能自行恢复连接。如果频繁掉线,建议缩短距离,避免障碍物或2.4GHz干扰源(如WiFi路由器)过近。如果需要更长距离或抗干扰,可考虑加装天线或使用功率更高的模块(比如HC-05加PA版)甚至改用其他无线方案。通信过程中最好制定简单的心跳机制或重连策略:例如定时发送一个握手信号,若一段时间未收到远端响应,则认为连接丢失,可尝试触发重新配对连接(对于手机/PC,一般需要人工重新连接蓝牙)。

  • 数据内容问题: 如果发送的是文本但远端显示的是十六进制字节或乱码,检查发送数据是否包含不可见字符或者串口助手的显示模式。很多串口工具可以在文本和HEX显示之间切换。调试时推荐先使用纯ASCII文本验证收发,再尝试发送二进制数据。必要时在应用层定义简单的协议,例如每条消息以特定结束符结尾(如换行符),这样STM32可以判断一条消息的完结,避免将不同次发送的数据粘在一起误判。此外,如果需要发送中文等Unicode字符,需要双方约定编码(如UTF-8)并确保串口工具支持相应编码。

  • 模块状态指示的利用: HC-06模块板上的STATE引脚在部分版本上没有实际功能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一直为低电平);但也有一些板子STATE引脚高低反映连接状态。用户可以测试STATE脚电平,在未连接和已连接时是否有变化。如果有效的话,可将STATE接入STM32的GPIO,用于指示蓝牙连接状态,例如连接后点亮一个LED等。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通过HC-06自带的LED观察即可满足需求。

  • 功耗与供电: 长时间通信时要确保HC-06供电稳定,电源纹波过大会导致模块复位或性能下降。HC-06工作电流约30~40mA,瞬时发射时会有电流尖峰,确保供电电源有足够裕量。若使用电池供电系统,需要注意HC-06空闲时仍有闪灯等功耗(可通过AT指令关闭指示灯如AT+LED0,某些固件支持此命令)。另外,HC-06在未连接时一直处于可被发现状态,功耗相对连接后略高,如果对功耗敏感,可以在不使用时让STM32通过控制EN/KEY引脚或供电开关来关闭模块。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大多数STM32与HC-06蓝牙通信的常见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从UART配置到AT指令调试,再到实际的数据收发和测试,本教程提供了完整的流程和示例代码。相信按照本指南进行操作,读者可以顺利地实现STM32F103C8T6通过HC-06模块的无线数据通信,在物联网设备、无线串口调试、远程控制等应用中发挥作用。祝您实验成功!

参考文献:

  1. HC-06 蓝牙模块产品说明 (HC-06 Bluetooth Module - 丢石头百科)
  2. STM32 与 HC-06 蓝牙通信实例,CSDN博客
  3. HC-06 AT 指令集资料
  4. STM32 HAL UART 收发教程 (STM32 Blue Pill UART Interrupt with CubeIDE and HAL Libraries) (STM32 Blue Pill UART Interrupt with CubeIDE and HAL Libraries)
  5. 串口通信与蓝牙原理,丢石头百科
Logo

DAMO开发者矩阵,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起,致力于探讨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与应用成果,搭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链接,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型计算”构建开放共享的开发者生态。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