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参考:OMI卫星数据介绍(包含气溶胶产品) - ENVI-IDL技术殿堂 - 博客园

1. Aura卫星及其搭载的传感器

    Aura (在拉丁文中表示空气)于2004年7月15日发射升空,是由多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局共同研制的科学探测卫星,是继Terra和Aqua(搭载有MODIS传感器)后的又一颗重要的对地观测系统(EOS)卫星。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对地球臭氧层、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观测和研究。Aura是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设计寿命为6年,围绕地球一圈约为100分钟左右,重复观测周期为16天。轨道斜角为98.2度,过境时间为当地下午1点45分,一天绕地飞行14或者15圈(表1.1)。在Aura卫星上供搭载了四个对地观测仪:高分辨率动态临边探测器(HRDLS)、微波临边探测器(MLS)、对流层放射光谱仪(TES)、臭氧监测仪(OMI)。

2.OMI仪器介绍

    OMI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4年7月15日发射的Aura地球观测系统卫星上携带的4个传感器之一。OMI由荷兰和芬兰与NASA合作制造,是GOME和SCIAMACHY的继承仪器,轨道扫描幅为2600km,空间分辨率是13kmx24km,一天覆盖全球一次。如表1. 2, OMI有三个通道,波长覆盖范围为270-500nm,平均光谱分辨率为0.5m。该传感器主要监测大气中的臭氧柱浓度和廓线、气溶胶、云、表面紫外辖射,还有其它的痕量气体,如N02、S02、HCHO、BrO、0C10等(表1.3)。OMI有产品等级分为:Level 1B、 Level 2、 Level 2G、 Level 3。

    特别指出的是:OMI区分多种气溶胶类型例如烟雾、粉尘、硫酸盐,OMI二级(L2)气溶胶产品为OMAERO和OMAERUV,产品包含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气溶胶指数等数据集。 

表1.3 OMI卫星遥感产品

产品名称 单位 准确率 时间分辨率 水平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
绝对::相对 分辨率::覆盖范围 分辨率::覆盖范围
福亮度 W/cm2/sr 3%::1% 一次/天 13×24km::GD
臭氧总量 DU 3%::1.5% 一次/天 13×24km::GD 柱总量
臭氧廓线 Ppmv 10%::10% 一次/天 13×8km::GD 6km::20-45km
对流层臭氧柱总量 DU 25%::10% 一次/天 52×48km::60S~60°ND 柱总量
地表UVB通量 w/m­­2 10%::10% 一次/天 13×24km::GD 地面
云散射层气压 hPa 100hPa::30hPa 一次/天 13×24km::GD 柱总量
AOT(气溶胶光学厚度) 无量纲 0.1::0.05 一次/天 13×24km::GD 柱总量
30%:; 10%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 无量纲 0.1::0.05 一次/天 13×24km::GD 柱总量
SO2 Mol/cm2 50%::20% 一次/天 13×24km::GD 柱总量
30%::20%
NO2 Mol/cm2 2×1016:: 2×1016 30%::20% 一次/天 26×48km::GD 柱总量
HCHO Mol/cm2 35%::25% 一次/天 13×24km::GD 柱总量
BrO Mol/cm2 25%::25% 一次/天 13×24km::GD 柱总量
OCIO Mol/cm2 15%::10% 一次/天 26×48km::V 倾斜柱总量

3.OMI数据下载和读取

    OMI数据可以再NASA官网下载,数据产品实时更新,下载地址为:GES DISC

    OMI数据格式为HDF5,可以利用ENVI5.x直接打开也可以利用IDL读取。

    具体读取方法和产品计算可参考:ENVI_IDL:读取所有OMI产品的NO2柱含量并计算月均值、季均值、年均值+解析_炒茄子的博客-CSDN博客

Logo

DAMO开发者矩阵,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起,致力于探讨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与应用成果,搭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链接,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型计算”构建开放共享的开发者生态。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