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芯片是电子系统中用于管理、转换和分配电能的集成电路,根据功能和应用场景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线性稳压器(LDO, Low Dropout Regulator)

LDO内部的基本电路情况如下:

LDO内部主要分为四大部件:取样部分、基准电压部分、误差放大部分和晶体管调整部分

这里的晶体管调整部分可以是MOS管也可以是三极管控制,区别在于最小压差区不一样,如果是MOS管的话,此时MOS是工作在饱和区的,即此时Id电流只受Vgs控制,工作在该区域的场效应管同一个Vds,不同的Vgs产生不同的Id,Vgs越大,Id约小,此时的场效应管相当于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场效应管作为放大器件应用时,都工作在该区域,因此也叫放大区。

  • 功能:通过线性调整输入电压来输出稳定的低压,效率较低(压差越大效率越低)。

  • 特点:结构简单、噪声低、成本低,但发热量大。

  • 典型应用:低噪声电路(如传感器、音频设备)、低压差场景。

  • 例子:LM1117(1.8V  2.5V 3.3V  5V固定输出或者1.25V-13.8V可调输出,压降1.2V时最大800mA输出负载电流,SOT-223封装,带限流和热关断功能)、AMS1117、LT1086。

插播:

LDO的限流热关断是什么作用?自放电功能

在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限流(Current Limit)热关断(Thermal Shutdown)是两项关键的保护功能,用于防止芯片因过载或过热而损坏。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作用和工作原理:

1. 限流(Current Limit)

作用
  • 限制LDO的输出电流,防止因负载短路或过载导致芯片或外部电路损坏。

  • 避免因电流过大烧毁内部功率管(Pass Transistor)或PCB走线。

工作原理
  • LDO内部通常有一个电流检测电路,当输出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如1.5A)时,反馈环路会主动降低输出电压或切断电流,将输出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 两种常见限流模式

    • 恒流限流(Constant Current Limit):电流超限后,输出电流保持恒定,电压下降(类似恒流源)。

    • 折返限流(Foldback Current Limit):电流超限后,进一步降低电流阈值(如降至0.5A),减少芯片功耗,避免过热(但可能导致负载无法启动)。

典型表现
  • 当负载短路时,输出电压降至接近0V,但电流被限制在安全值(如1A)。

  • 若负载恢复正常,LDO会自动恢复输出。

注意
  • 限流值需略高于负载的正常工作电流,避免误触发(例如:负载需1A,限流设为1.5A)。

2. 热关断(Thermal Shutdown)

作用
  • 当芯片温度超过安全阈值(通常125°C~150°C)时,强制关闭输出,防止过热损坏。

  • 保护LDO内部元件(如功率管、控制电路)因高温失效。

工作原理
  • LDO内部集成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芯片结温(Junction Temperature)。

  • 当温度超过阈值,热关断电路触发,关闭功率管,停止输出电压。

  • 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如100°C以下)后,芯片可能自动恢复(Auto-recovery)或需手动重启(如重新上电)。

典型场景
  • 长时间大电流工作(如输入输出压差大,导致功耗 P=(Vin−Vout)×IoutP=(Vin​−Vout​)×Iout​ 过高)。

  • 散热不良(如PCB布局无散热铜箔或环境温度高)。

注意
  • 热关断是“最后防线”,设计时应通过优化散热(如加散热片、降低压差)避免频繁触发。

限流与热关断的协同关系

  1. 限流先触发:若负载过流,限流电路首先动作,减少电流以降低功耗,可能避免温度进一步升高。

  2. 热关断后备保护:若限流后仍无法控制温升(如环境温度过高),热关断最终生效。

实际设计中的考虑

  • 避免误触发

    • 限流值需留有余量(如负载峰值电流的1.2~1.5倍)。

    • 确保散热设计满足功耗要求(计算温升:Tj=P×RθJA+TambientTj​=P×RθJA​+Tambient​)。

  • 故障排查

    • 若LDO频繁热关断,需检查输入输出电压差、负载电流、散热条件。

    •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流/电压波形,判断是过流还是散热问题。

常见LDO的规格示例

功能 典型参数 说明
限流阈值 1A~2A(如AMS1117-3.3) 需查阅具体型号手册
热关断温度 125°C~150°C(如TPS7A4700) 恢复温度通常比关断温度低20°C~30°C

通过合理利用限流和热关断功能,可以显著提高LDO的可靠性和系统安全性。

压差(Dropout Voltage)是LDO维持稳定输出电压所需要的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Vin-Vout),压差越大,效率越低(Vout/Vin)

  • 普通LDO:压差通常在 0.5V~2V 之间,具体取决于工艺和设计。

    • 例如:AMS1117-3.3(压差约1.1V@1A),HT7333(压差约0.2V@100mA)。

  • 超低压差LDO(VLDO):压差可低至 50mV~200mV(如TPS7A系列)。

一般压差与负载电流息息相关,负载电流越大LDO的压差也会越大,对于LDO压降越小效率越高发热越少,但是成本也会越高,对于一些输入电压高的非敏感场景也可以采用低成本的高压差LDO

设计法则:

计算最小输入电压:Vin≥Vout+Vdropout(max)

验算功耗和温升:P=(Vin-Vout)*Iload

选择合适的封装:一般DFN封装的散热优于SOT-23

LDO的特性:

1、输出自放电

LDO关闭后,负载电容上仍然有电量,在下次输出时,会因为电量,产生一个快速的Voltage Spike,对后级电路有破坏性,带自放电的功能的LDO能在LDO关闭输出后,泄放输出电容上的电量。

2、软启动

带软启动的LDO可以有效控制电流,使输出较平缓上升。软启动有助于减小启动时的浪涌电流和提供上电顺序,在SS和地引脚之间连接一个小的陶瓷电容。

3、EN信号

EN信号也要有一定的电流才能驱动,上拉电阻不要太大,100K以内基本没问题,Start-up时间是IC固定的,如果想要延时启动,在EN上接上一个大一些的电容到地,构成一个简单的RC电路。

4、假负载作用

有的LDO芯片有最低负载电流要求,如果低于最低负载电流,可能会出现系统不稳定的情况。

5、反馈对地电阻

保证最小对地泄放电流通路,维持最小对地电流。

6、降噪电容

基准电压PIN接个电压到地。可用于过滤内部电压基准产生的噪声(通常为0.1uF电容)形成RC滤波,还可以让LDO上电变缓,减小上电时的浪涌冲击。

7、前馈电容

前路补偿电容通常影响到环路的带宽,所以也是主要影响频带中的psrr功能,增加相位裕度改善负载瞬态响应。输出将减少振铃并更快稳定。

8、输入电容

输入电容的主要作用是对调整器的输入进行滤波,另外输入电容也可以抵消输入线较长时引入的寄生电感效应,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一般取22uF左右。

9、输出电容

电压调制器的许多性能都受到输出电容的影响,其中电容值以及ESR对电路频率响应的影响最主要的。一般22uF左右。小电容提供消除高频噪声的作用,一般选用0.1uF。


二、开关稳压器(Switching Regulator)

通过高频开关和储能元件(电感、电容)实现高效电压转换,分为以下子类:

  • 降压(Buck):输入电压 > 输出电压(如12V转5V),效率可达90%以上。
    例子:LM2596、MP2307。

  • 升压(Boost):输入电压 < 输出电压(如5V转12V)。
    例子:XL6009、TPS61200。

  • 升降压(Buck-Boost):输入电压可高于或低于输出电压(如锂电池供电场景)。
    例子:LM3478、LT8705。

  • 反激(Flyback):隔离式拓扑,常用于AC-DC电源。


三、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 Power Management IC)

  • 功能:集成多种电源功能(如多路稳压、充电管理、电量监测等),用于复杂系统供电。

  • 特点:高集成度,简化设计。

  • 典型应用:智能手机、嵌入式系统、IoT设备。

  • 例子:TI的TPS系列、高通PMIC芯片。


四、 电荷泵(Charge Pump)

  • 功能:通过电容储能实现电压升降(无电感),效率中等,功率较小。

  • 特点:体积小、无噪声(适用于敏感电路),但输出电流有限。

  • 典型应用:LED驱动、LCD偏压、小功率升压。

  • 例子:LTC1044、MAX660。


五、AC-DC转换器

  • 功能:将交流电(如220V AC)转换为直流电(如5V/12V DC)。

  • 拓扑结构:反激、正激、LLC谐振等。

  • 典型应用:适配器、家电电源、工业电源。

  • 例子:UC3842(PWM控制器)、OB2532(集成MOSFET)。


六、DC-DC模块(隔离/非隔离)

  • 隔离型:输入输出电气隔离(如1kV耐压),用于工业、医疗设备。
    例子:TI的ISO系列。

  • 非隔离型:常见于板级电压转换。


七、电池管理芯片(BMS IC)

  • 功能:充电管理(如锂电池)、电量监测、保护(过充/过放)。

  • 典型应用: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系统。

  • 例子:TP4056(充电)、BQ系列(TI)。


八、其他特殊类型

  • 热插拔控制器:防止带电插拔损坏电路(如服务器电源)。

  • 数字电源IC:通过软件配置参数(如数字PWM控制)。

  • 多相控制器:用于CPU/GPU的高电流供电(如DrMOS方案)。


选择电源芯片的关键因素

  • 输入/输出电压范围

  • 输出电流需求

  • 效率与散热要求

  • 噪声敏感度(如LDO vs 开关电源)

  • 成本与封装尺寸

根据具体需求(如效率、体积、成本)选择合适的类型是电源设计的关键步骤

电源开关SGM2531

Logo

DAMO开发者矩阵,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起,致力于探讨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与应用成果,搭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链接,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型计算”构建开放共享的开发者生态。

更多推荐